汉字编码的过程是将汉字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二进制数字,以便于存储、传输和处理。在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输入码、内码和字模点阵码。它们的作用和常用编码如下:

1. 输入码

输入码是指用户在输入设备(如键盘)上输入汉字时,计算机如何将用户输入的字符转换成内部编码的规则。输入码一般与字符的显示无关,而是与字符的输入方式和键盘布局相关。常见的输入码包括:

  • 拼音输入法:用户输入拼音,计算机根据拼音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汉字。例如,用户输入“zhongguo”后,计算机会提供候选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五笔输入法: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部首、笔画)将汉字编码为五个字母的组合。
  • 仓颉输入法:采用字形结构,通过对字形的拆分来输入汉字。
  • 笔画输入法: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进行输入,计算机将其转换为汉字。

2. 内码

内码是指计算机内部表示汉字的编码方式,它是汉字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和处理的基础。内码有许多种不同的标准,常见的内码包括:

  • GB2312:是最早的简体中文内码标准,支持 6763 个常用汉字及符号,采用双字节表示。GB2312 规定了简体汉字的编码,但它不支持繁体字和一些少数民族文字。
  • GBK:GBK 是 GB2312 的扩展,支持更多的汉字,包括繁体字和一些少数民族文字。GBK 是向后兼容 GB2312 的,并且采用双字节编码。
  • GB18030:是 GBK 的进一步扩展,支持更多的汉字字符集,包括所有 Unicode 字符,成为现代汉字编码的标准之一。
  • BIG5:是传统的繁体字编码标准,常用于台湾和香港。它使用双字节编码,能表示大量的繁体汉字。
  • Unicode:Unicode 是一种国际标准,旨在统一所有语言的字符编码。汉字的 Unicode 编码范围主要包括 U+4E00 到 U+9FFF(基本汉字区),以及其他一些扩展区。Unicode 编码通常采用 UTF-8、UTF-16 等方式进行存储和传输。

3. 字模点阵码

字模点阵码是指将每个汉字的字形信息(即字模)存储为一组点阵数据。这些点阵数据是通过点阵图形表示汉字的形状。每个汉字被分割成一个固定大小的点阵(通常是 16x16、24x24 或 32x32 的矩阵),每个点表示一个像素点的开关状态。常见的字模点阵码有:

  • GB2312 点阵码:对于 GB2312 编码的汉字,可以通过点阵来显示。这种方式通过将汉字的字形存储为点阵图形,计算机可以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 BIG5 点阵码:BIG5 编码的汉字也采用点阵存储和显示,通过点阵图形显示繁体字。
  • 字库文件:现代操作系统通常会有一个字库文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汉字字模(点阵图形),比如 Windows 的“宋体”字体或“微软雅黑”字体,或者 Linux 上的“WenQuanYi”字体。

总结

  • 输入码:用于输入汉字的编码规则(如拼音、五笔等)。
  • 内码: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处理汉字的编码方式(如 GB2312、GBK、Unicode 等)。
  • 字模点阵码:表示汉字形状的点阵图形数据(如 16x16、24x24 的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