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 读任意地址时间一样
    • 静态存储器(SRAM)六个晶体管,速度更快
    • 动态存储器(DRAM)一个电容一个晶体管,要不停刷新,集成度高
      • 破坏性的读,要写回去;同时会漏电,需要刷新电路,需要时间(其实也是一个读过程)
  • 顺序存取存储器(SAM)
    • 磁带,极其稳定
    • 存储时间和地址相关
  • 直接存储器(DAM)
    • 磁盘,直接定位到读写数据块,在读写数据块的时候按顺序进行(CDROM)
    • 名字从 DMA 来的
  • 相联存储器(AM)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
    • 数据可以随机读取或写入,无需按照物理位置的顺序访问,速度较快,且在断电时数据会丢失。
    • 主要分为静态 RAM(SRAM)和动态 RAM(DRAM)两种类型。
  • 顺序存取存储器(SAM,Sequential Access Memory)
    • 只能按顺序访问存储单元。每次读取数据时,必须从头开始访问,通常速度较慢。
    • 典型例子:磁带、磁盘。
  • 直接存取存储器(DAM,Direct Access Memory)
    • 数据可以直接通过地址访问,而不需要按顺序。它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一种。
    • 典型例子:硬盘、光盘。
  • 相联存储器(Associative Memory)
    • 通过内容而不是地址来进行数据存取,即根据数据的内容来查找存储位置,而非使用特定的地址。
    • 典型例子:内容地址存储器(CAM,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
  • 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 只允许读取,不能写入。ROM 通常在制造过程中烧录数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 典型例子:固件、BIOS。
  • 读写存储器(RW, Read-Write Memory)
    • 既可以读取也可以写入的存储器,通常指的是 RAM。
  • 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 在断电后依然能保存数据的存储器。即使断电,数据也不会丢失。
    • 典型例子:ROM、闪存(Flash Memory)、硬盘(HDD)、固态硬盘(SSD)。
  • 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
    • 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的存储器。
    • 典型例子:RAM。
  • 静态存储器(Static Memory,SRAM)
    • 使用双稳态触发器保存数据,不需要定期刷新,速度较快,但每比特的存储单元较大,成本高。
    • 用于缓存、寄存器等场合。
  • 动态存储器(Dynamic Memory,DRAM)
    • 使用电容存储数据,需要定期刷新以防数据丢失。存储密度高,成本低,但速度较慢。
    • 常用于主存。

自然的安排成矩阵的形式(放在平面上),定义行地址、列地址

时分复用 先给出行再给出列,用位平面同时给出

SGX


对于 RAM 刷新方式的安排方式

  • 集中刷新:64ms 内集中安排所有刷新周期。不过在这个时间内不能工作(称为死区)
  • 分散刷新:在每个存取周期内刷新。拖慢了周期时间
  • 异步刷新:主要的刷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