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中国在探索道路与制度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尝试。然而,历史证明,唯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能真正拯救中国。近代以来,中国曾五次迈向民主政治,但均以失败告终。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使中国在快速发展的世界潮流中被远远抛下;另一方面,拥有丰富殖民经验与先进技术的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华民族深陷内忧外患的苦难之中,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无不面对“出路何在”的深刻拷问。
太平天国的失败揭示,农民阶级并非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受限于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难以遏制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现象,甚至无法长期维系团结。这些问题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此外,太平天国依赖宗教发动、组织群众,但拜上帝教的教义缺乏科学性,不仅未能正确指导斗争,反而对起义事业造成了不小危害。而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不流血的改革无法彻底改变社会,必须通过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来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维新运动的失败,则因其不敢彻底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心存幻想,又惧怕人民群众。这昭示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依靠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注定行不通,唯有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才能开辟新的未来。
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理论,正是一个追寻“中国特色”理论的过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无数爱国志士为实现国家独立与富强艰苦探索,从效法西方长处到开展改良运动,尽管步步推进,却始终未能摆脱失败的命运。直至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为之付出艰辛努力,最终仍无法阻止中国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些挫折与失败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深刻觉醒,认识到实现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的正确道路,既不能依赖中国封建主义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完全寄望于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学说,而必须寻求新的、能够战胜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为深陷黑暗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民族解放的希望,同时也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先进的中国人以无产阶级的宇宙观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未来。
尽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实际国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道路,但仅在原则上肯定马克思主义能够改造中国社会,并不意味着对中国具体社会状况有完全清晰的认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将其生搬硬套地运用于中国革命,还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一问题引发了党内的激烈争论,以陈独秀和王明为代表的机械主义路线倾向于主观主义,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路线则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忠实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这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本质上正是探索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过程。
右倾机会主义者陈独秀,这位“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明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通丝毫不逊色于毛泽东,但在处理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时,却显露出几分书生意气,远不如毛泽东那样深谙实际。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在陈独秀眼中是一套晦涩深奥的理论,而在毛泽东眼里,则是一种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陈独秀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概念出发,界定中国革命的对象与动力,并处理国共两党微妙关系,但在实际斗争中却步履维艰,处处被动。而从莫斯科归来的“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王明,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储备丰富,甚至超过毛泽东,却仅仅满足于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不顾中国的实际国情;他关注革命导师的条文细节,却忽视中国农民的切实需求。在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和策略时,他脱离了中国的现实条件,最终在实践中屡屡碰壁,惨遭挫败。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在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危机中,事实求是的思想光芒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毛泽东遵循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反复在社会斗争和实践中学习。他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情况相结合”的论点不断的在之后的实际斗争中得到验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指引,开辟了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经济方面,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攀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全面小康,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在综合国力方面,中国在科技创新、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实现重大突破,为全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切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及基本特征进行科学预测和构想。例如,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实行有计划的指导与调节,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即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顺应自然规律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这些科学设想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正是这一科学方法决定了,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便是历史的辩证法。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真理的旗帜,推动理论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相结合,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扎根中国大地的思想结晶,深刻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使社会主义这棵参天大树在世界东方根深叶茂。
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多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以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分别解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革命等根本性问题,以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从现实的此岸到达梦想的彼岸,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唯有依靠揭示客观规律、洞察历史大势、回应时代召唤的科学理论,才能指引方向。
百年大潮奔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在世界动荡变革的历史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人秉承深厚的历史积淀,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开拓进取的无畏勇气,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命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了实践上的新革命,开启了思想上的新长征,凝结出饱含中国精神与时代精华的思想硕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尽管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口基数庞大且人均资源有限的矛盾依然突出;绿色发展取得进展,但生态基础薄弱、环境质量的瓶颈依旧显著;在地区发展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之后,贫困人口与低保人群的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号”航船面前,既有开阔水域,也有急流险滩;既有江河归海的壮丽远景,也有乱云飞渡的风云变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所取得的根本性成就。这是对中国国情和最大实际的深刻把握,是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结果。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