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站在“现实的个人”的角度去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跳出西方哲学主义的“浪漫”的局限,需要一个新的观点
货币是一种符号,可以是感情、信仰、人脉,是一种符号,可以用某种东西去交换去获得
发展
- 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由一种或者某几种物质作为本源,或者其中存在的某种“泛神”来解释。对“神”等无法进行解释的东西进行崇拜,去规范行为
- 机械唯物主义:发现世界越来越独立化、自成系统的,人需要去适应这个规律,规律需要圆满的,世界的本质是原子(要形成本质,则需要不可分)
- 规律是不变的,人的本质是不变的。相信人是不会变化的,对人进行“解剖”,作为某种零部件看待
- 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视机械运动为唯一的因果关系而不懂得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不懂得因果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视承认偶然性为非决定论
物质和意识的范畴
世界之根据,世界形成的条件和结构,称为物质。反过来意识就是无根据、无条件、无结构。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界定继承和汲取了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实现了物质定义的科学化,表明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理解要用具体的物质决定概念的生成
马克思对意识的界定:不用想象现实但能现实的想象
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的表现⭐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
-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可以想象不是现实的东西,但是不能够“纯粹的想象”,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模板”,不能够超越物质其本身。这就是“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的表现⭐⭐⭐23 简答题
-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意识具有创造性。
-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
-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辩证
辩论中论证
对显而易见的东西进行追问(经典的有以偏概全,一分为二等等),进而产生矛盾,从而慢慢得出某种结论的方法(不断修正得到新概念)。辩证有一种目的,它确信某种真理存在,而我要做的是不断把真理找出来。
它的某种特征就是全面的
形而上学:研究关于本质是什么。它往往是辩证的一种目的。
但是如果认为本质是固定的、不变的、机械的。所以被歪曲之后的特征是孤立的
三大规律
矛盾是对立与统一的
矛盾有两个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
不能用生活中的单一实例去找狭义的“矛盾”
“点”的否定是“线”,点消失了吗?融入线中了,把点纳入到自身中,不见的是“原来的点”,出现的是“现在的点”。本来两个是两个不能共存,但是把一个纳入在另一个当中,得到的统一的情况,其本质上就是矛盾的。(这个线中的点既是点——线中的点,又不是点——原来的点)对于这种外部的矛盾,人们可以去解决它(拆开关系或者统一)。如果是内部的矛盾,需要改变自身才能解决。
统一是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条件使得两个合在一起。统一是一个性质,可以是同源、同构。
有了这种矛盾,才有更新的过程,这是好的过程,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一切事物中,存在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终结。矛盾在每个具体事物、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特点。
-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 主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事物保持现状;否定:改变状态
否定之否定则是变化两次,代表一个过程。从肯定到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最后才能得到一个“新”的东西。(新不一定是“好”,只有社会多数人认同的在此时为“好”)
这个过程是“内部的”,要向内求证。
量变与质变
-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序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